中糧米業引領大米行業品質提升
大米市場頻發的質量安全事件使大米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成為今年全國稻米產業發展研討會關注的焦點。11月5日,2010全國稻米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大米行業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圍繞“品種、品質、品牌、市場”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特邀多年從事大米國際貿易工作的專家--中糧集團大米部總經理楊紅,分析講解了國外大米企業質量管控的先進經驗以及中糧米業全產業鏈質量管控模式,以期通過引薦國內外經驗,提升整個行業的產品品質管理水平。
據楊紅介紹,日本、港澳和澳大利亞等國外成熟大米市場呈現出三個共同的趨勢:一是高度重視大米品質,國外成熟市場通常從國內(地區)糧食流通、糧食進出口管控和法律法規支持等多個維度,從產業鏈相關環節加強監管,確保大米食品安全;二是消費需求層次提升,呈現出量小質精的特點,大米生產向深加工發展,米制品種更加多元化;三是大米小包裝化和品牌化發展趨勢明顯,大米逐漸由單純的交易商品轉變為消費品。
大米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品質同樣受到行業協會的高度關注?!捌放拼竺滓挟a業鏈的資源作為品質保證?!敝袊Z食行業協會大米分會理事長劉與忠在研討會上強調。以掌控產業鏈為產品品質做保障已成為國外先進大米企業的成功經驗。作為我國大米進出口的主渠道,中糧米業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2004年開始在江西南昌建廠進入實業化階段。2006年開始,中糧米業通過在南京、烏魯木齊、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建立分公司,開始進入國內銷售環節,成為個實現全國覆蓋的小包裝大米供應商。 2009年以來,中糧米業根據中糧集團打造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的發展戰略,逐步清晰和完善了“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個產業鏈環節,并從全產業鏈管理體系中甄選出26個關鍵管控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并建立了一套科學、成熟的管理體系,從而保障每一粒中糧大米的健康、營養、安全。
從產業鏈源頭種植環節開始,中糧米業與江西、江蘇、黑龍江、遼寧、吉林等優質稻米產區簽訂綠色訂單種植合同,以保證穩定糧源和產品質量。此外,中糧米業還聘請水稻專家對種植基地的水稻種植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從源頭保障大米的品質。原糧儲存方面,中糧米業采用混凝土隔熱筒倉儲藏,并設定20個糧層測溫點,實行自動監控。污染控制方面,中糧米業引進瑞士布勒、日本佐竹全套設備,嚴格按照GMP良好操作規范,SSOP衛生標準操作程序,在生產現場實現全過程、全封閉、人機分離實時監控。此外,中糧米業還采用了“HACCP食品安全體系”對大米品質安全進行跟蹤預警防控,使食品供應鏈及生產過程免受微生物、化學和其他物理性危害污染。
“可以說,每一粒放心大米的背后,都是中糧全產業鏈模式價值的體現,更是中國大米世界一流品質的有力支撐?!睏罴t在會上表示。鑒于目前國際大米市場消費需求提升,量小質精的大米需求不斷增長,以生產世界上最安全、最美味大米的日本,近幾年積極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大米產品,比如有機米、胚芽米、五谷米等,以迎合國民對放心安全、低蛋白食品的需求。中糧米業敏銳感受到這一市場趨勢,在國內大米行業率先采用以快銷品的方式運作大米生產經營,進而提升了國內大米小包裝和品牌化水平。比如,中糧米業針對注重主食營養人群需求,引入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和國際先進HPT營養保留工藝,在江西建立了國內領先、亞洲前列的蒸谷米加工廠,向國內市場推出全面保留稻谷原生營養的“福臨門“全稻原米。該產品比普通白米更多地保留住了稻谷中谷皮、米胚和米粒的天然原生營養,100%無人工添加營養素。同時,由于其獨特的制作工藝,稻谷經蒸煮后,GI值(血糖生成指數)明顯降低,特別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對于注重主食口感和品質的高端人群需求,中糧米業新近推出了生長在億萬年火山爆發后凝固而成的火山石板田上的”福臨門“響水香大米,其營養含量是普通白米的6倍。
近幾年,中糧米業將多年積累的國際先進的大米加工工藝和食品安全與品質把控經驗應用于國內小包裝品牌大米市場的運作。在配合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同時,中糧米業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從單純從事大米進出口貿易轉向國際和國內個市場并舉,順利實現轉型。通過全產業鏈戰略的實施和產業鏈關鍵環節質量管控,中糧米業在參與市場的過程中成為連接種植農戶和終端消費者的橋梁,成為我國糧食流通的主渠道以及促進我國大米行業產業升級的行業領軍者。